熱門搜尋

【每週一畫】無名英雄的超凡入聖 《1808 年 5 月 3 日》

史家周刊 2015-01-30
收藏
 

在馬德里的普拉多美術館,諸多觀展者皆為一幅以浪漫主義手法描繪戰爭的經典作品──《1808 年 5 月 3 日》(西班牙語:El tres de mayo de 1808)感到震撼,其生動捕捉死亡的瞬間、寫實呈現侵略者與受害者肢體上的明顯對比、以受害者為畫中主角,讓眾人發掘歷史的另一重要面向;畫中所傳達的理念,使人們反思自由主義對於人民帶來的影響,為兩百多年來《1808 年 5 月 3 日》能夠觸動人心的原因。而這樣影響力深厚的曠世巨作,是西班牙浪漫主義畫家──法蘭西斯科.荷西.德.哥雅.路西恩特斯(西班牙語: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,1746 年 3 月 30 日-1828 年 4 月 15 日)於 1814 年所創作。


285648517
《1808 年 5 月 3 日》高 9 呎,寬 11 呎

哥雅為西班牙首席宮廷畫師,1793 年因重病而失聰,畫風轉向黑暗,更專注於探索自己內心的世界。不同於其他藝術家面臨苦痛的喪志,哥雅反而認為這樣的命運迫使他反躬自省,能夠激發他的藝術靈感。


285648520
西班牙浪漫派畫家-哥雅

啟蒙運動所造成的社會巨變,在 1808 年的半島戰爭使哥雅感到深刻的矛盾。自由主義派的他,看見了法國自啟蒙至窮兵黷武的轉變,人性的瘋狂,使自由民主最後仍趨於政治化。在《1808 年 5 月 3 日》中他亦呈現了科學在戰爭所帶來的殘酷,刺槍的方便,說明死亡在科學的發展之下,變得更有效率,這讓「死亡」變得輕而易舉,生命喪失可貴性。成堆的屍體控訴著戰爭對生命的一種「浪費」。他著重於描繪這群人等待死亡的不同方式,增添了戲劇性。


1814 年,拿破崙嚐到戰爭的敗果,哥雅終於擁有機會以繪畫,紀念西班牙人民對抗外來暴君的義舉。其需於斐迪南七世凱旋歸國前完成,因此作畫期限僅兩個月之短,但此並無阻礙哥雅繪製《1808 年 5 月 2 日》及《1808 年 5 月 3 日》的興致,他用「溼上加溼」的策略,在未乾的顏料上層層堆疊,不但迅速,亦使其色塊微妙呈現寫實風格,鮮血及背景的陰冷皆表現得恰到好處。然其內容欲對執政者傳遞須對平民百姓感激的涵義,使得斐迪南七世歸國後並不以哥雅為御用畫師,更把《1808 年 5 月 2 日》及《1808 年 5 月 3 日》打入冷宮,讓哥雅更極端於黑暗的內心創作。


285648523
《1808 年 5 月 2 日》描繪西班牙人起義反抗拿破崙的侵略

畫中的主角為雙手舉高,眼神帶著恐懼但挑釁的白衣男子,他所呈現的「X」型,為整幅畫對角線和地上唯一照射燈光之中心。白衣男子與一群看不見表情的冷漠士兵有著顯明的對比,白衣男子凝視著槍管,表現出勇於面對的態度,士兵們卻都低著頭,看似因屈服於權威,而逃離面對道德的罪惡。值得注意的是,主角手上有著「聖痕」,哥雅巧妙呈現古典的玄機,畫中並未出現十字架和釘子,卻使男子看似「憤怒的耶穌」,彷彿他知道那群心緒如冷酷機器的迫害者終將得到失敗。地上的燈光就像死亡,照射男子,以此生動呈現其於臨死前,對生命之火最後的燃燒。


白衣男子手上的「聖痕」
白衣男子手上的「聖痕」

《1808 年 5 月 3 日》另一動人之處,即為畫中細節部分符合史實。如後方陰森的建築物經過推估,為亞拉岡瑪麗亞修道院,當時法軍將持有槍械的人民,不分青紅皂白就抓入的囚禁之地,為行刑前犯人所待之處。而 1808 年 5 月 2 日當天氣候炎熱,因此百姓的衣著皆十分單薄,從手部的動作,便可見入夜的寒冷及面臨死亡的恐懼使他們發抖。哥雅以證人、受害者及藝術家的身分經歷了此場戰役,他真實的呈現,使受到迫害的人民屍體彷彿就要跌出畫中,激起人們雞皮疙瘩。


哥雅的畫風類似於當時流行描繪戰爭所帶給人民苦痛為主題的版畫,就像當時的新聞圖片一樣,寫實呈現悲慘的情境。相較於其他浪漫主義畫家喜歡將畫布填滿,並將人物描摹的淋漓盡至、體態優美,哥雅卻是將畫布留空,使整幅畫以大量的空間呈現死寂、單調,以色彩增添些許生氣,將主題詮釋得冷酷無情,塑造的恐懼創造了獨特美感,令人難以忘懷,極具個人風格。


《1808 年 5 月 3 日》帶來的影響不勝枚舉,他所傳達的精神能夠帶入諸多戰役,如 1937 年德軍的轟炸,使畢卡索有所感觸,以《格爾尼卡》、《朝鮮大屠殺》婦孺和機器人的對峙做為對此畫作感觸之延伸。1969 年北愛爾蘭和英國新教與天主教的兵戎相見,藝術家羅伯巴拉(Robert Ballagh)作的《1970 年 5 月 3 日》、1989 年的天安門事件,羅伊坎恩(Sir Roy Calne)以其為創作靈感的影響,皆是《1808 年 5 月 3 日》對於後世所展現的生命力。


《1808 年 5 月 3 日》提醒了我們,歷史不該僅只於那些擁有權威的獨裁者,亦應屬於平凡百姓,就像畫中的白衣男子對歷史的貢獻,並不亞於拿破崙。《1808 年 5 月 3 日》不只帶給我們戰爭的啟發,亦讓我們對於歷史有了更多元的視野。


文章資訊
作者 史家周刊
作者 張儷馨
刊登日期 2015-01-30

文章分類 故事
支持《故事》 喚醒人文知識的力量
支持專注「歷史」的新媒體,一起找回人文知識的價值
訂閱支持